碭山縣織密秸稈禁燒“四張網”確保實現“零點火”
一是織密“責任網”。召開全縣秸稈禁燒工作會議,全面動員部署秸稈禁燒工作,嚴格落實鎮(園區)、村兩級分片包保責任制,完善縣、鎮(園區)、村(社區)、村民組四級網格化管理責任體系,層層傳導壓力,層層壓實責任。
二是織密“防控網”。采取高空瞭望24小時值班值守和現場“全天候”巡查不松懈,全時段、全方位抓牢秸稈禁燒??h級成立16個秸稈禁燒督導組,對重點地區進行重點督導;鎮(園區)成立巡查組不間斷巡查,切實做到每塊地有人包、有人盯、有人管?!熬o盯第一把火,嚴查點火人”,一經發現立即依法處理,切實做到“處罰一個、警示一片”,形成嚴管嚴控嚴懲的秸稈禁燒工作氛圍。
三是織密“宣傳網”。夏收以來,出動宣傳車1400臺次,發放明白紙、宣傳頁2.8萬余份,張貼海報5500多張。利用融媒體發布秸稈禁燒通告,進一步提高廣大群眾法律意識和環保意識,在全縣營造濃厚的秸稈禁燒輿論氛圍,使秸稈禁燒成為廣大干部群眾的自覺行動。
四是織密“督導網”。全縣16個秸稈禁燒督導組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明察暗訪。將督查發現的問題,及時反饋給當地黨委政府從速處理,確保發現一起,處置一起,追責一起。對生態環境部、省廳、市局通報火點所在地鎮(園區),依規依紀追究鎮(園區)黨委、政府主要負責人及相關責任人責任;對因秸稈禁燒被省、市大氣辦通報批評及涉及建設項目環評區域限批的鎮(園區),追究鎮(園區)等相關責任人的責任。嚴格執行工作約談、經濟處罰、行政處罰、獎勵先進、實時通報等有效措施,確保秸稈禁燒不反彈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