宿州市四舉措著力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
一是齊抓共管格局基本形成。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和市長任雙主任、雙組長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、市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、市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領導小組;健全大氣和水污染防治聯席會議和會商機制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改革制度。市委、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親自部署、親自督導生態環境問題整改等工作,確保中央、省決策部署落地見效。全市上下齊抓共管的大環保工作責任體系不斷完善,工作合力持續加強。
二是環保法規制度體系進一步完善。制定《宿州市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條例》《宿州市城鎮綠化條例》《宿州市農村垃圾治理條例》《宿州采石場修復條例》等地方性條例;先后研究出臺了《“十四五”生態環境保護規劃》《宿州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職責(試行)》等相關規劃制度、方案辦法20余個,修訂完善了《宿州市市直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》,制度體系初步形成。
三是跨界流域共保聯治縱深推進。推深做實河湖長制、斷面長制和跨界河流地表水補償制度;深入落實區域協同聯防聯控、聯查聯測工作機制,會同江蘇徐州、宿遷,省內蚌埠、淮北構建沱湖流域共保聯治工作機制,簽訂區域生態環境保護框架協議,聯合開展互查和定期聯席會商。去年以來,四市組織召開聯席會商會議3次,開展跨界河流互查9次。探索開展環境綜合治理托管服務模式,全力提升生態治理現代化水平。
四是環境智慧監管能力增強。加快推進環?!按笃脚_、大系統、大數據”建設,陸續建成了“大氣治理110指揮系統”、大氣污染源高點監控系統、地表水監測預警系統、黑煙抓拍系統等十多個特色信息化系統;利用水環境高架源遠程監控、大氣微站點自動監測、大氣走航監測和網格化監管系統和監測能力,加快構建“天地人”一體化監管體系。依托中國環科院、天津環科院、南京環科院專家團隊,推深“一市一策”駐點課題攻關,強化大氣、水環境污染源和污染因子研判解析,實施精準治污、科學治污、系統治污,為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強力科技支撐,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。